2017年初,成功通過大北京新能源排隊,抱著試試看的心態(tài),初步擬定了幾款價格便宜而又功能還可以的幾輛車。奔奔ev180和北汽的ec180,經(jīng)過去店里對比和試駕,最終選擇了奔奔ev180。
就外觀來說,個人感覺奔奔要大一些,看參數(shù),奔奔的是3730*1650*1530,北汽的是3675*1630*1518其實也并沒有大多少,或許是奔奔設計的比較飽滿的原因吧,雖然都是三元鋰電池,但是奔奔的續(xù)航好像還是比北汽的續(xù)航高一些(個人觀點,請勿噴)。其余的比如什么內飾啦都無所謂,畢竟這是一個5位數(shù)的汽車,咱不要求內飾如何,續(xù)航!續(xù)航!續(xù)航!重要還得說三遍。最后還是選擇了奔奔ev180,畢竟電動汽車注重的是續(xù)航里程!
這個是汽車之家的對比表,感覺只是一個簡單的參考,最終還得去4s店真實的去看。
提車到現(xiàn)在開了也有小半年,感覺續(xù)航非常好,充滿電是183公里,但是有時候能開到190公里之多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新電池的原因,續(xù)航還可以。
說一下動能回收吧,從提車回來到現(xiàn)在我一直使用的是D-狀態(tài),開的快了松開電門踏板后,汽車有減速狀態(tài),不過也還可以,開完電動車之后再開油車就會不習慣,提速非常快,幾乎在紅燈路口起步秒殺一切車輛,不過也就能不到一百米,就被其他車秒殺了,還有一點值得提的就是,這個車的蜂鳴挺好,在低速的時候他會自動蜂鳴,讓周圍的人知道,這里有汽車,上了高速堵車的時候就可以關上。
這個奔奔在堵車的時候真心省電,尤其是在北京這個成天堵車的城市,第一次開奔奔出地庫的時候心里很忐忑,真的很忐忑,怕爬不出去,一個地板電門直接踩到底,也是很慢速的上去,不過在后來的使用中,發(fā)現(xiàn)可以慢慢的踩不用全踩也可以上去。
這個車沒有空濾,需要自己動手安裝,畢竟pm2.5經(jīng)常漫步的城市,不安裝個空調濾芯實在是說不過去。還有這個車的鹵素大燈也太不亮了,真心是遺憾,雖然不需要什么日間行車燈,可是這個燈很是尷尬,現(xiàn)在行駛小六千公里了,做過一次保養(yǎng),真心便宜,比油車便宜超多超多的。
這個車里面的儲物空間有很多地方,各種塊塊可以防一些東西,雖然我不知道應該放一些什么東西,但是有些地方設計的還是方便,買的是低配沒有大導航。
可憐我的奔奔被一個大寶馬給別了,我沒停車,大寶馬也沒停車,不過不是我的責任,搜一下就過去了,也沒計較唉!
奔奔的充電也得說一說,因為年初提車的時候是新國標充電樁,銷售說不能使用巴斯巴的充電槍充電,最主要的是我不知道什么是巴斯巴充電槍,結果充電在首都機場公共充電樁,充電卡槍了,還是大半夜,那么多人往下拽,愣是沒拽下來,沒辦法了,打電話給長安4s,人家過來了,把鑰匙要走了,說明天去4s店取車,這經(jīng)歷比較慘痛,都把車漆磕掉了,以至于每次充電都去一個固定的充電樁充電,每次去一個新的充電站都懸著個心。
總的來說,對于一個需要搖號排隊擁有機動車的城市,因為搖號真的很難,電動車也沒什么不好,任何技術都會慢慢發(fā)展嘛,上班代步,去超市都ok